2014年1月1日 星期三


<Lost in translation> (迷失東京,2003)

教父三步曲大導Francis Coppola之女Sofia Coppola的作品<Lost in translation>於04年橫掃多項國際電影奬項,主角之一的Scarlett Johansson更因此一鳴驚人。究竟年輕貎美的Scarlett Johansson與中年叔叔Bill Murray怎樣扯得上關係?為何這段忘年關係會令萬千觀眾動容?就讓我們走進港人旅遊熱點之一的東京看過究竟。



Charlotte (Scarlett Johansson)於大學畢業後一年便隨著作為MV導演的丈夫到日本工作。丈夫經常不在身邊,加上語言不通,人生路不熟,文化衝擊下這個對未來路向一片迷惘的小妮子更為迷失。獨個兒四處閒逛觀光只令她倍感孤單,愈發感到難以與新生活及陌生地方建立聯繫。這顆正值花樣年華的心燥動、壓抑,無論外在及內在均感到迷失。

Bob(Bill Murray)為過氣影星,獲邀到日本拍攝廣告。Bob與妻子兒女的關係不甚親密,婚姻及子女對他來說概是枷鎖又是歡樂泉源。他被這種矛盾壓得難以透氣,因此視出埠工作為短暫逃避。然而身在異地心卻未能釋懷,異國文化反令其思緒更為紊亂,更空虛。  

同為異鄉人,Charlotte 被披著淡淡憂鬱卻時而風趣的成熟男子吸引,正好在迷途中找到一絲依靠,而Bob亦在年輕的Charlotte身上重拾「被需要」的感覺。

導演始終含蓄地表達Bob及Charlotte的微妙關係,二人眼神的交匯,點到即止的身體接觸,恰如其份的相處以致結局的耳語,欲言又止,迷矇而美麗。

片中的影像處理及情節考慮處處表現出導演的細膩技巧,例如以日本獨特文化(冗長日語,火鍋,(過份?)客套待人等等)對主角們的衝擊烘托出(偶爾?)於人生出現的濃烈疏離感。在偌大遊戲機中心奔走的一幕更將迷失異國的感覺表現得淋漓盡致。二人在迷宮之地有幸能並肩而走,那一刻的緣份就像在大千世界中找到同樣失落而又互相契合的靈魂般難得,誇張點可說是找到另一個自己。

最喜歡的一段莫過於Charlotte撞破Bob醉酒後與他人一夜情,把帶點夢幻的異地偶遇硬生地拉回現實中。但這現實卻更為實在,更為親切。幻想消化後,二人的關係更顯得有血有肉。

不得不佩服導演大膽地起用Bill Murray與Scarlett Johansson的配搭。二人皆有著會說話的眼睛,表情乃至笑容都帶有寂寞及迷失的痕跡。這共通點把年齡懸殊的懈逅變得順理成章,看著看著竟覺得二人合襯起來。

冰冷灰暗的畫面映照出二人的寂莫,Bob間中的苦中作樂及自嘲為情節抺上片生氣,卻同時添上更深層次的寂寞。二人的緊張感隨著緩慢的節奏慢慢升溫,觀眾被巧妙地引導著,等待著壓抑爆破的一刻。最終我們等不到甚麼激烈情感傾瀉,但這反高潮卻又如石頭般壓在心頭,久久纏繞,滲出淡淡餘韻。

我們永遠不會知道他究竟在她的耳邊說了甚麼,使她掛上百感交金口尸集的笑容。正如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茫茫人海中人來人往 ,與萍水相逢的某某會發展出一段怎樣的緣份,會有甚麼樣的結局。正是這人與人之間的化學作用, 成為豐富我們生命的調味品,即使發展未必能如願「誰都只得那雙手,靠擁抱亦難任你擁有」, 亦不枉此行「這趟旅行若算開心,亦是無負這一生」。(林夕詞, 陳奕迅唱富士山下)

何寶榮